當陜西袁家村的“關中印象體驗地”年接待游客超500萬人次,年營收突破10億元;當浙江余村憑借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從“賣石頭”轉型為“賣風景”,村民人均收入增長10倍……這些傳奇故事背后,是農文旅融合迸發的驚人能量。2025年,中國農文旅市場規模預計達3.8萬億元,但超75%的項目因策劃同質化、運營粗放而陷入“開業即冷場”的困境。如何在這片藍海中打造“叫好又叫座”的爆款項目?華錦億爵以15年品牌IP打造策劃實戰經驗,為您拆解農文旅項目策劃的核心密碼。
一、策劃前置:從“資源堆砌”到“價值重構”的思維躍遷
傳統農文旅項目策劃常陷入三大誤區:盲目復制網紅元素(如跟風建玻璃棧道)、忽視在地文化(千村一面的民俗表演)、缺乏盈利模型(靠門票單腿走路)。華錦億爵發現優秀的文旅企業“價值重構四步法”,讓項目從“資源”變“資產”:
1. 文化基因解碼:通過田野調查、口述史采集,挖掘項目獨有文化符號。四川雅安“藏茶村”項目,團隊發現當地藏茶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遺,據此打造“藏茶博物館+古法制茶體驗+茶馬古道研學”產業鏈,使藏茶溢價率提升300%。
2. 資源價值評估:運用GIS技術分析3公里半徑內的農業資源(如特色作物、養殖基地)、生態資源(山水林田湖)、文化資源(古建筑、非遺),量化資源開發潛力。江蘇鹽城“荷蘭花?!表椖浚ㄟ^評估當地郁金香種植基礎,規劃“四季花海+婚慶產業+文創衍生”模式,實現年旅游綜合收入8億元。
3. 客群精準畫像:構建“年齡-消費力-出行動機”三維模型,鎖定核心客群。河北承德“草莓公社”定位,發現周邊300公里內25-45歲家庭客群占比達62%,且70%家庭有親子游需求,據此設計“采摘+萌寵樂園+非遺手作”組合,游客二次消費占比達65%。
4. 盈利模型設計:開發“基礎收入(門票/住宿)+衍生收入(農產品銷售/體驗課程)+資本收入(品牌授權/IP合作)”三級收益體系。新疆西山新區項目,通過植入“智慧農業+文旅研學”業態,使項目IRR從12%提升至25%,投資回收期縮短至3.8年。
二、爆款邏輯:打造“現象級”農文旅項目的三大法則
華錦億爵發現優秀的文旅企業操盤的多個標桿項目,揭示了爆款項目的共性特征:
? 場景創新:突破“觀光+采摘”傳統模式,創造沉浸式體驗。在浙江莫干山“庾村1932”項目中,通過修復民國建筑群、植入文創市集、設計山野步道,形成“歷史記憶-現代創意-自然探索”的敘事閉環,游客停留時間從1天延長至3天。
? IP賦能:構建項目獨有文化IP,形成差異化競爭力。江西景德鎮“高嶺·中國村”設計的“瓷都精靈”IP,通過動畫短片、文創產品、主題演出等衍生內容,使項目成為世界陶瓷文化朝圣地,年接待海外游客超15萬人次。
? 科技融合:運用AR/VR、區塊鏈、物聯網等技術提升體驗感。廣西某農旅項目,通過開發“VR農事體驗”“區塊鏈溯源系統”,使傳統農田變身“科技體驗場”,門票收入占比從30%提升至55%。
三、華錦億爵:農文旅策劃的“全鏈服務商”
作為中國農文旅領域的創新品牌,華錦億爵構建起“政策解讀-資源整合-創意策劃-空間設計-招商運營-數字賦能”六位一體服務體系:
? 數據中臺:沉淀超1000萬條農文旅消費數據,精準預測業態組合成功率,項目定位準確率達94%。
? 資源庫:與4500+農業品牌、350+文旅IP建立戰略合作,涵蓋親子教育、健康養生等35大業態。
? 政企通道:深度參與25個城市鄉村振興規劃,項目過審率97%,將累計獲得政策補貼超18億元。
從袁家村的“關中傳奇”到余村的“兩山實踐”,優秀的文旅策劃企業從來不賣“概念”,而是提供“從土地到現金流”的全周期解決方案——用數據穿透需求,用創意激活價值,用專業守護成功。
農文旅項目的成功,始于策劃,成于運營。華錦億爵,以科學為劍,以創新為盾,助您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中,打造傳世之作。

